《货币论:货币与货币循环》
重新定义货币、货币供求,
分析金融中介
在货币循环中的主导地位
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
吴晓灵倾情作序
周诚君、郭田勇等共同推荐
基于现实的货币经济运行,本书提出:货币的本质是一种权利,即持有货币意味着获得“未来效用索取权”;货币交易是公众和中央银行作为货币供给方、金融中介机构作为货币需求方的“纯粹”货币交易。
基于对货币与货币交易的重新界定,本书构建了银行(金融中介)货币需求理论的微观基础,分析了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叠加态;推导出超额货币需求两大定理,证明了银行信用的独立和抵质押融资机制的形成都会驱动银行对家庭部门的超额货币需求,由此形成过度投资和信贷收缩周期性经济金融现象;
最后对现实货币经济中存在的两种货币循环——“产出——货币循环”和“资产——货币循环”进行深度剖析,论证了抵质押融资机制如何驱动资产泡沫化和资产价格膨胀,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在这一过程中的“助推”作用。
记者推荐:
我们所处的经济环境是不断成长的,我们需要的是理论与现实的相互阐释,相互呼应。传统的货币理论发挥着重要的奠基作用,但在新的经济大环境下,我们也需要新的货币理论框架来补充、拓展对新的货币现象的认识。
《货币论:货币与货币循环》是一部继承与颠覆之作,试图重新解释在当今经济环境下货币如何流通。这不仅仅是一部系统的货币理论专著,更为我国乃至全球货币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贡献了与时俱进、不断迭代的货币研究方法。
作者简介:
陆磊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
刘学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经济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硕士、南开大学经济学学士。研究领域集中于货币经济学、开放宏观经济学和国际金融等。曾两次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重点研究课题一等奖,在《金融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货币论:货币与货币循环》
作者:陆磊 刘学
中译出版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