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和推广岭南文化,10月17日,由红线女艺术中心、广州图书馆联合主办,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支持的“一代天娇——红线女”纪实影像展启动仪式暨展映交流会于广州图书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展厅举行。广州市原市长、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陈建华,大型人物艺术纪录片《一代天娇——红线女》总导演邓原,艺术家代表欧凯明、黎骏声、苏春梅等共同为展览揭幕。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为展览开幕发来贺信。据悉,本次展期为2021年10月17日至2022年2月18日。
到场嘉宾为展览揭幕
作为享誉海内外的粤剧艺术大师,红线女是粤剧的旗帜,岭南文化的瑰宝。
十集大型人物艺术纪录片《一代天娇——红线女》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监制、红线女艺术中心出品,《一代天娇——红线女》由国家一级编剧、导演邓原及其团队历时三年精心打磨,走访了近150位专家亲友,多层面全景式记录了红线女的艺术足迹。纪实影像展围绕纪录片展开,以纪实照片及珍贵影像,结合图文展览,向大众展现红线女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情怀,并首次展现拍摄背后的故事。
导演邓原
艺术化地再现红线女一生中的重要节点
展映交流会现场,纪录片《一代天娇——红线女》主创人员与观众分享了拍摄的心路历程。该片总编剧、总导演邓原介绍,这部横跨亚、欧、美三大洲的粤剧人文纪录片,摄制团队跟随红线女生前的步伐,赴多地走访,采访了近150位专家亲友,查阅了数百万字的相关文字资料、大量的图片照片和影像资料。片中将展现了许多从未公开的照片、影像资料,还采用舞台化的呈现完成情景再现,艺术化地再现红线女一生中的重要节点和人生亮点。
纪录片《一代天娇——红线女》主创人员与观众进行交流分享
“在我们的心目中,她的一生都在攀爬,都在超越自我,从未停过。”邓原介绍,纪录片勾勒的红线女一生的轮廓就像一道长长的人生阶梯,记录着她不断攀登的足迹,去挑战一个又一个困难和压力,征服着一座又一座的艺术山峰。同时,这部片子也是一条走向观众的通道,“希望老观众能借此怀念她,新观众能够走近她,了解她。”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是该片编导,邓原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红线女的姨甥。拍摄这部片子,让自认为已经非常熟悉红线女的邓原有了重新走进红线女的机会。“做这部纪录片等于重新走了一遍她的经历,原来她有许多的成就、心血是我原来所不了解的。通过这次拍摄,我对她愈发地感佩,真的很了不起!”
该片采访了红线女的众多亲友、学生、艺术大家及专家学者,还邀请了粤剧界众多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参与表演,大大增强了片子的戏曲感和观赏性。其中主题曲《粤曲响遏尘寰》由红线女的五位徒弟和学生:郭凤女、欧凯明、黎骏声、苏春梅、琼霞献唱。邓原坦言,拍摄这部片子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近150位受访者无论身处何地,接到采访邀请都极力支持,令主创团队得到了巨大的收获和感动。
亲子观众参观展览
拍摄这部纪录片,让执行导演潘钧受益匪浅。其中令潘钧最为印象深刻的,是红线女一直非常重视年轻观众的培养。他表示,十几年前红线女老师就有超前意识——策划创作了粤剧动画电影《刁蛮公主戆驸马》,借助动画这一新颖的形式,生动活泼地展现了传统粤剧艺术的风采,吸引更多孩子从小认识传统艺术。放在今天看,依然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决策。在潘钧看来,“培养一位粤剧观众比培养一位弟子难多了。”
首次出演“女姐”
青年粤剧演员莫燕云:就像做梦一样
潘钧介绍,《一代天娇——红线女》特别采用舞台情景再现的方式去展现红线女生命的重要节点,是本片一大亮点。其中,青年粤剧演员莫燕云在片中饰演红线女一角。
谈及出演“女姐”,莫燕云仍难掩激动,“就像做梦一样,觉得很兴奋、很幸运,也很感恩。”她透露,接到演出邀请时,自己刚当上妈妈不久,为了达到最佳状态,她特别到健身房进行高强度的减重训练,同时跟着老师一起练习仪态举止,阅读大量关于红线女的书籍和影像资料。
对于莫燕云的表演,邓原非常满意。他坦言,最初自己也很担心,一位青年演员是否真的能达到红线女老师的状态?尤其是红线女的老年时期,观众已经非常熟悉了,如果演得不好一下子就会被观众识破。但莫燕云各方面条件都很符合,演出效果形神兼备。
此次活动是纪录片《一代天娇——红线女》首次线下展映,受到业内与观众的好评。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黄桂萍表示,主创团队亲赴红线女留下足迹的多个国家,采访了上百位亲历者,收集第一手的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素材,其中很多采访都是“抢救式”的记录,这些素材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市民参观展览
黄桂萍建议应该以多元化,尤其是年轻人接受的方式,向广大观众进一步推广这部作品,让更多人更为真实、全面地了解这位粤剧表演艺术大师。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岸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岸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