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是孔子诞辰2572年与
孔子逝世2500周年。
当代儒家程皓月的
《儒魂:当代儒家的新古诗》出版。
作者以一个2500年后的当代儒家身份,以独特的诗性儒学简史,表现2500年后的中国人对孔子的倾诉与怀念。
《儒魂:当代儒家的新古诗》作为当代一部诗化的中国儒学简史,脉络分明、深入浅出、诗史结合;前三部分以时间为序,以266首新古诗,并辅以精当的注释,完整书写出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唐代正义学、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等跨越2500年的波澜壮阔的中国儒学史;第四部分是作者撰写的纪念孔子逝世2500周年的祭文,以文载道,情理交融,感人至深。全书集哲理性、文学性、知识性、艺术性、通俗性于一体。
新书中的“新古诗”体现了对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新古诗”是对孔子“一以贯之”精神的诗体创造,是对儒学概念的“道”(一贯、中和、太极、乾坤)进行形象化、美学化的诗学表达,它构成一种“开放”的新诗体。例如“新古诗”形象化地再现了《周易·系辞》所言“乾动也直”“坤动也辟”“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之含义。
再如《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新古诗”的写作过程形象化地再现“中和”概念,首先建“中”:立中间句为本,喻未发之中。“新古诗”是在发展中继承儒学,在创新中发展儒学,在哲学中再造美学,在美学中构建诗学。
该书寓哲学于诗性,寓儒学于创新,寓教育于美学,契合当下对中国传统的重新诠释热潮。作者将儒学核心概念、中国古典诗歌与中文创造力相结合,以仁者风骨,表现出儒家“一以贯之”的立德之本,与新时代儒家的哲性美学体验。作者以中国式智慧,打造出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精神”的美学新经典,书写了当代中国儒学、诗学、美学发展的“文化自信”。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