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坪工程

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发布|其作品国内鲜见出版,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爆冷

日期:2021-10-07 21:47:04

北京时间10月7日19时

(瑞典当地时间13时),

瑞典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

将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

授予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纳。

颁奖词是:“毫不妥协并充满同理心地深入探索着殖民主义的影响,关切着那些夹杂在文化和地缘裂隙间难民的命运。 ”

目前国内还很少有他的作品出版。在他的小说中,读者不难发现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出于对非洲故土的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感到不满甚至痛恨,流散者们希望在英国找到心灵的寄托;另一方面,由于非洲文化根基难以动摇以及英国社会的排外,他们又很难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习俗相融合,因而不得不在痛苦之余把那些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召唤出来,不停地在现在与过去、现实与回忆之间协商,试图找到一种平衡。

格尔纳的小说:《离别的记忆》《朝圣者之路》从不同的叙事视角记录了移民在英国的经历,探讨了迁移到一个新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对人物身份带来的影响。

《朝圣者之路》中,达乌德从坦桑尼亚来到心目中的英国后,却失望地发现自己必须面对一种以地方主义和种族主义为特征的文化,不得不在对非洲的记忆中寻求安慰。

其第四部小说《天堂》被普遍认为是格尔纳的代表作,曾入围1994年度的“布克奖”和“惠特布莱德奖”。故事发生在一战期间的东非。

记者了解到,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入选了古尔纳的短篇小说《囚笼》。

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对真理的执着和对简化的厌恶令人震惊。他的小说回避了刻板的描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世界上其他地方的人所不熟悉的文化多元化的东非。

翻拍于《非洲短篇小说选集》


他的《天堂》是他作为作家的突破性作品,脱胎于他在 1990 年左右到东非的一次研究旅行。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也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不同的世界和信仰体系在其中发生碰撞。在古尔纳对难民经历的处理中,重点是身份和自我形象。人物发现自己处于文化和大陆之间的中断状态,处于过去的生活和正在出现的生活之间;这是一种永远无法解决的不安全状态。

古尔纳有意识地打破常规,颠覆了殖民主义的视角,突出了土著居民的视角。因此,他的小说《逃兵》(2005年)讲述了一段爱情,与他所谓的「帝国式的浪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v2-a78a2b4c55c43140f7b42e4c1ce3ece1_720w.jpg

阿卜杜拉扎克·古尔纳简介:

1948年出生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母语为斯瓦西里语,1968年为躲避国内动乱移民英国。

1976年从伦敦大学获得教育学士学位,此后在肯特郡多佛市的阿斯特中学任教。

1980至1982年,格尔纳回到非洲,执教于尼日利亚拜尔大学,同时攻读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1982年获得学位,1985年进入肯特大学任教。目前,格尔纳是肯特大学英文系英语与后殖民研究教授,主讲“殖民与后殖民话语”课程,从事与非洲、加勒比、印度等地区相关的后殖民文学研究。

他先后主编过两卷《非洲文学文集》,发表了一系列论述当代后殖民作家及其创作的文章,对奈保尔、拉什迪、索因卡等作家颇有研究,出版了《剑桥萨尔曼拉什迪研究指南》。

此外,他还是英国著名文学刊物《旅行者》的副主编。

格尔纳从1987年起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出版八部长篇小说,作品主要以殖民主义及流散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身份危机为题材。

翻拍于《非洲短篇小说选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刘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