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以及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个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12家单位的代表在珠海共同签署《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成员单位合作备忘录》。
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旨在充分发挥粤港澳地域相近、文脉相亲的优势,凝心聚力、加强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努力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增加湾区文化软实力,促进粤港澳文艺事业融合发展。
峰会定位成为大湾区文艺组织、团体、机构交流合作、分享机遇、共迎挑战、驱动创新、展演展示的共建共享交流平台。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雁彬在致辞中表示:“我们希望通过峰会机制的建立,形成人文交流合作的最大公约数,推动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共同塑造湾区人文精神,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开启粤港澳文化交流合作的新篇章。”
广东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表示,有了峰会这个新的平台和合作机制,粤港澳文艺界将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来挖掘大湾区文化资源,“我们希望能动员更多优秀的文艺家加入进来,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并开展相关的文艺活动,包括美术、书法、文学、电影等,为大湾区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氛围。”
按照《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峰会成员单位合作备忘录》的工作计划,2021-2022年度为峰会创始阶段,由广东省文联、大湾区9市文联以及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作为创始成员单位。2023年起,根据峰会合作需要及大湾区文艺发展要求,峰会参与范围逐步扩大,邀请大湾区文艺组织、团体、机构作为成员单位,参与和举办峰会相关活动,使用峰会交流合作资源。峰会还将邀请大湾区以及区外文艺名家、学者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但不吸纳个人成员。
国务院港澳办交流司司长吴炜表示,粤港澳有着很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不断地深入,也可以为港澳与内地文艺交流与合作摸索一些新的规律,探索一些新的道路。
峰会于每年上半年举办,由创始成员单位按商定顺序轮流召集组织。
中国文联香港会员总会会长马逢国称,在共商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合作长效机制的保驾护航下,不久的将来,粤港澳融合发展的文化基因必将更加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必将成为国家崛起、民族复兴征途上闪亮的一张“名片”。澳门中华文化联谊会会长梁华则指出,澳门在历史上是中西文化交融的节点,本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澳门文艺界将为推动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贡献力量。
会议确定第二届峰会2022年在广州举办。广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鹏程表示,“我们希望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峰会这个平台,能够不断加强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的合作交流,通过挖掘和整理具有各自城市特色的文化资源,凝聚更多优秀文化人才,创作精品,让更多高质量文化活动深入百姓,培育和打造出具有岭南特色的文化品牌,以文艺的力量推动湾区建设,不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艺共同体的繁荣发展。”
峰会还研究了聘请峰会顾问的建议及相关事宜。顾问的职能包括三项:为峰会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信息支持;为峰会框架内的文化艺术项目提供专业指导;为峰会框架内的文化艺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松竹 通讯员杨蓉
图/广东省文联提供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谢育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