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坪工程

GDP预期年均增长6.5%!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工作报告简版来啦

日期:2021-10-28 19:36:07

10月26日上午,广州市白云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区长潘志军代表白云区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报告要点如下: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增速排名均跃进全市前三

连续五年稳居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前十

● 化妆品产值和销售额实现“双百亿”

建筑业产值规模扩大10倍

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专利授权量翻一番,商标注册量全市第一

落户广东省新兴激光等离子体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获评全国工商联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广州西岸收储土地超万亩,导入华为广州研发中心、清华力合科技园等一批重大科创项目

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百强区第七,政务服务事项100%“一次办”,市场主体数量翻一番

中欧班列联通“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助力23亿美元“广货”卖全球

在全市率先编制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46个项目通过市规委会审议,数量全市第一

完成土地收储2.8万亩、增长8.6倍,出让建筑面积近1000万平方米、实现翻一番

拆除违建3100万平方米,整治“散乱污”场所5.6万个,均居全市第一

地铁运营里程全市第一

4个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39条黑臭河涌长制久清,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

大源村获评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109个行政村全部建成省定“干净整洁村”

引进广东实验中学、广州市铁一中学等名校,新增中小学学位5万个、公办学前学位4.3万个

新增5家区属三级医院、430个医疗机构,建成胸痛中心等25个专科联盟,新增床位数全市第一

石井河 白鹭飞.jpg

今后五年总体要求

大力实施重点工作“五年倍增计划”

以“一园一城一示范区”等重大平台为牵引,以“6+6”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力争经济总量进入全市前列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

建设活力白云、美丽白云、平安白云、法治白云、幸福白云

奋力将白云建设成为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高质量发展中心城区

白云新城.jpg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5%左右

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推动重大平台和重点项目形成规模化产出,支撑全区经济总量取得更大突破

广州民营科技园.jpg

今后五年部分重点工作

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0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突破300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翻一番

推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55%以上,专利授权量翻一番

完成投资7000亿元以上,实现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翻一番

广州民营科技园推动“一核三园”整体纳入国家高新区,要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产值、园区上市企业均翻一番

白云湖数字科技城完成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推动园区整体纳入省级重点平台

推动广州西岸建成大湾区产业数字化策源地,以国际视野打造5.5平方公里的金沙湾启动区

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加快制定产业图谱、产业地块地图、产业链招商清单等工作推进体系

夯实美丽健康、现代都市农业、航空运输与现代物流、现代都市消费、轨道交通、建筑业六大千亿级支柱型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智能汽车、激光等离子体、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设计、文化旅游创意六大百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创新开展“政企银保投”合作试点工作

聚焦珠江沿岸(白云滨江段)20公里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带

推动广州白云火车站、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2023年投入使用

推动24个镇街全部通地铁

● 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 实施“蓝天行动”,确保空气质量6项指标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实施“碧水行动”,确保重点流域一级支流全面消除劣V类

实施“净土行动”,建设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区和无废城区

创建1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10条新乡村示范带

加快建设“一龙头两园区三基地四产业带”,推动水稻产量、生猪产能翻一番

引入省人民医院、省中医临床研究院等优质资源,启动南方医院白云分院二期、区妇幼保健院迁建等重点项目,推进广中医一附院白云医院等创建三甲综合医院

新增幼儿园学位1万个、优质中小学学位5万个以上;推动智慧校园数量翻一番,打造广州市创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支撑区样板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汤南 通讯员:云宣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汤南 通讯员:石建华、李程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晓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