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坪工程

扩大企业年金覆盖面,《上海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发布

日期:2021-10-22 18:23:29

10月19日,上海市人社局局长赵永峰介绍了《上海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相关情况。记者获悉,《规划》中将企业年金覆盖面作为一项主要指标,上海将新增参保人数50万人,新增基金规模500亿元的目标。

《规划》提出四方面发展目标,即: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继续保持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积极促进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精心打造优质有温度的公共服务体系。

653725ec8471f7656aa4ef89e4a4edfb.jpg

赵永峰介绍,《规划》一共设置了13项核心指标。一方面,沿用了之前具有标志性、行之有效的5项指标,“十四五”期间目标值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每年不低于50万个,职业技能培训规模500万人次,各项养老金水平合理增长,和谐劳动关系达标企业数保持在1万家以上;另一方面,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提出了反映时代发展趋势特征的8项新指标,“十四五”期间居民整体创业活动率保持在12%左右,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人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700万人,企业年金新增参保人数50万人、新增基金规模500亿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年度结案率不低于92%,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按期结案率不低于98%,就业和社会保障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可以网上办理比例达到100%,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2000万。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提升劳动者素质

《规划》聚焦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举措:针对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把职业技能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劳动者素质。

对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问题,赵永峰表示,在完善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基础上,大力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对于新业态就业,从劳动用工管理、社会保障、职业培训等多方位保障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权益,支持劳动者通过新就业形态实现多元化就业。

赵永峰介绍,《规划》明确了11项具有前瞻性、带动性的重大事项,引领今后五年的工作,包括举办一届大赛,即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实施三项行动,即就业质量提升行动、长三角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便利共享行动、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升级行动;实行两项计划,即探索实施新业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计划、公共实训基地能级提升计划;建设一个基地,即人事考试基地;建立四个平台,即社会保障卡“一卡通”集成平台、人力资源社会性流动对接平台、劳动力市场运行实时监测分析平台和数字社保服务平台。

鼓励有条件的事业单位为编制外人员建立企业年金

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费予清表示,为实现 “十四五”期间工作目标,在企业年金方面,上海将加大政策支持。根据《企业年金办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上海将完善企业年金政策办法,鼓励和引导各类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基础上自主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努力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面。主要措施包括:鼓励有条件的事业单位为编制外人员建立企业年金;试点开展由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虹桥商务区等片区统一发起建立人才企业年金;探索建立劳务派遣人员企业年金等。

此外,上海将加快推进企业年金数字化建设,加强部门间数据资源的共享应用,优化办事流程,构建企业年金网上备案服务平台;建立信息公开和统计报告制度,畅通政府、用人单位、年金基金管理机构三方沟通合作渠道,为用人单位和职工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

费予清表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工会等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协同协作,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本市企业年金的健康发展。“我们希望所有有条件的企业都能加入进来。”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庆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庆辉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陈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