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坪工程

笔绘万物生灵之美,方楚雄个展广东美术馆开幕

日期:2021-10-18 11:37:46

天地壮阔,生灵温情。10月15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学会、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广东美术馆和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协办的“天地生灵——方楚雄的艺术世界”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吴为山、李劲堃担任总策划,尚辉、王绍强担任学术主持。展览荟萃了方楚雄逾40年间创作的代表作品。展览将展出至2021年11月3日。


兼容并蓄的艺术之路

方楚雄是当代一位成就卓著且极具代表性的中国花鸟画大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在当代中国画坛影响深远。

本次展览分为“灵秀之歌”“天地壮阔”“生灵温情”这三个单元,对方楚雄从艺六十余载、从教四十载的艺术历程进行阶段性总结。

《狮头鹅》

出生于潮汕平原的他小时候就得到岭东名家王兰若、刘昌潮的艺术启蒙。在传统与笔墨方面受到专业的训练,练就扎实的基本功。20世纪70年代,方楚雄来到广美求学,学院式的系统训练,素描、色彩、人物、写生、创作等多方面的学习,黎雄才、杨之光、陈金章等名家的教导,以及岭南画派重视生活、重视写生、兼容创新的精神,均深深影响了方楚雄的艺术之路。

可以说,方楚雄的艺术之路得益于现代学院教学与传统师徒相授的兼容并蓄,宽广的教育背景又使他更善于兼容并蓄、广汲博纳。他既仰慕唐宋工笔花鸟的精致典雅,又欣赏明清文人写意的清逸潇洒;在借鉴西方现代形式技巧的同时,又始终尊崇中国古典美学,从而独辟蹊径地创造出当代新型花鸟世界。

《柳浪鸣禽》

“方楚雄的绘画是亲切宜人的,是格调高雅的,并且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艺术风貌。其绘画中精湛的技艺固然常使观者赞叹,但首先打动人的是充盈于艺术形象中的浓厚的诗意。” 著名美术评论家迟轲曾这样评价方楚雄的作品。

《芙蓉群兔》

回顾多年艺术经历,方楚雄表示,当下自己的艺术题材更加开拓、丰富、多样,艺术风格上更加写实、丰富、充实,更强调画面的视觉张力,而在精神境界上更加深沉、含蓄。他强调:“作品必须源于生活,有感而发,只有自己感动了,才能感动观众。现在有些画技法不错,但始终难以感人。我坚守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艺术。”

歌颂生命、守护生态

“角马,一望无际的角马在草原上奔腾,湖边的火烈鸟整片飞起的时候,天边就升起来一片红霞……”三年前肯尼亚草原动物大迁徙的场景,让当时正在采风的画家方楚雄至今难以忘怀。三年后,一张名为《天地生灵》的中国画,将画家脑海中的非洲记忆搬上宣纸,乃至以此为名,举办个人画展。

《天地生灵》

本次展览的120多幅作品里,非洲狮、野象群、大熊猫,这些传统中国画并不多见的题材构成了方楚雄个人画展的主体。

《密林猿踪》

这也正是近些年方楚雄对花鸟画的开拓性,从传统折枝花鸟的表现还原为生态花鸟的呈现。他不再局限于一花一草的刻画,而是展开了植物、动物共融生存的自然世界,以现实主义态度歌颂生命、守护生态。他突破了花鸟画多为卷册小幅、置陈布势难现大境的传统,创作了不少大尺幅作品,画面中的物象丰富繁杂却安排得当,体现出极强的控制力。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表示,方楚雄创造性地传承了中国古典文艺作品中含蓄的“比兴”构思方法,在同一件作品中将花果树木和禽鸟畜兽作为一个整体结合在一起。同时,方楚雄扩展了传统花鸟画的表现容量,通过对花鸟所处的广阔环境气氛的渲染营造出一种诗意盎然的意境,使后工业时代的人们意识到健康美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获得浪漫与诗意的精神世界的珍贵源泉。

《万物自在》

为此,他将西方古典绘画中强调空间与光的观念巧妙地融入中国画中,利用笔墨的工写与苍润的灵活多变体现虚实对比,凭借墨色的浓淡层次形成明度反差,从而以一种浓郁的现代中国画的韵味表现出更具精神意味的空间感和光感。由此,他同时突破了中西两种古典传统,又创造性地继承了中国画的传统精髓,精妙地营造出或悠然恬淡、或温馨宁静、或浪漫抒情的各种当代情境。

《登高望远》

“继承传统,面对现实,是当代画家所面对的课题,不断创作出既有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精神和个人风格的作品,表现天地生灵,感受生命,赞美生命,是我一生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方楚雄如是说道。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李巧蓉

部分图片来源:主办方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