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坪工程

阅读鲁迅 ,粤版经典图书盘点

日期:2021-10-18 11:37:38

今年是鲁迅140周年诞辰。

随着《觉醒年代》的热播,带动了年轻人对鲁迅的了解热情,各出版社推出鲁迅著作达千余种,相关文创成为“最硬核周边”

微信图片_20211017123349.jpg

鲁迅

我们为何还要阅读鲁迅?

根据“国家出版发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CNONIX应用示范单位销售数据显示:今年1~8月,各出版社的鲁迅著作动销品种共1500余种,总销量逾200万册,销售码洋近8000万。

鲁迅的文字为何有着超越时间的魅力?为何我们仍需阅读鲁迅?

就此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回应表示:鲁迅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作家投身时代前进的洪流。“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 鲁迅的一生,深感时代之忧,立志疗救时代之痛,他的笔和心,从不耽溺于“身边的小小的悲欢”,而是执着地追求民族的解放,呼唤光明的未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鲁迅以振聋发聩的呐喊,参与推动着觉醒年代的到来。

阅读鲁迅:粤版经典图书盘点

纪念鲁迅,广东有传统。仅仅今年1-8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就出版了鲁迅著作为近20种。

广东出版的鲁迅类著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突出了鲁迅与广州的互动关系,有着鲜明的广东烙印。纪念鲁迅140周年诞辰专题展中,最早也较珍贵的《鲁迅在广东》(钟敬文编,北新书局 1927年出版),收录鲁迅到广州后他人所作关于鲁迅的文章13篇及鲁迅的演讲稿3篇、杂文1篇。虽然鲁迅对此书的印象并不好,他在一封信中说,“看见有《鲁迅在广东》的一个广告,说是我的言论之类,都收集在内。后来的另一个广告上,却变成‘鲁迅著’了。我以为这不大好。”

1977年出版的汤小铭创作的水粉连环画《鲁迅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是鲁迅题材绘画的经典之作。

此外还有《论鲁迅在广州》(广东鲁迅研究小组编,1981年出版)一书为1981年1月广东鲁迅研究小组召开的“鲁迅在广州”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广东鲁迅研究》的创刊号(1987年),《我们心目中的鲁迅》(1988年出版,广东第一本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鲁迅研究论文选),《人间鲁迅》(林贤治著,花城出版社出版)。

微信图片_20211017134750.jpg

2001年,鲁迅120周年诞辰之际,花城出版社曾出版两卷本《鲁迅集》,该选本除了突出鲁迅小说创作、提升注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之外,在鲁迅形象的展现上也有重大突破,封面第一次使用了漫画。作者是日本肖像漫画家堀尾纯一,1936年1月作于上海,画背面题词:“以非凡的志气,伟大的心地,贯穿了一代的人物。”这幅画尘封65年之久,乃至现当代的绝大多数鲁迅研究者这之前都没见过。

微信图片_20211017134812.jpg

鲁迅漫画像,堀尾纯一作

2016年还出版了《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广州鲁迅纪念馆编,岭南美术出版社)。

微信图片_20211017134743.jpg

在广州的253天,鲁迅做了什么?

鲁迅于1927年在广州居住生活了253天,那段鲁迅在广州的日子,已经过了94年。鲁迅之于广州,有革命,也有生活。

最近,广州多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活动相继就行。其中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鲁迅纪念馆在楠枫书院联合主办专题展。

微信图片_20211017134736.jpg

稍早前,闽江学者、教授、华南农业大学中文系主任傅修海在广州举办重磅讲座,带领重读鲁迅,重温广州历史,也将纪念鲁迅140周年诞辰活动推向高潮。

傅修海告诉记者:“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做各种各样的活动,纪念鲁迅140周年诞辰,但是我觉得我们广州得天独厚,最重要的原因,鲁迅是咱们广州女婿,许广平是广州人嘛;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鲁迅在1927年的时候曾经来广州,从1月份到9月份,他一共在这里待了253天,而且在这253天里,鲁迅经历了一次思想和生活中巨大的转折和变化。”

傅修海介绍:按照鲁迅自己的想法,他来广州想做两件事,一件事是他公开说的,就是“与创造社联合起来,造一条战线,更向旧社会进攻,我再勉励写些文字”。另外一件事情也不言而喻,就是跟许广平在广州团聚。

鲁迅在广州做了哪些事情呢?

首先是演说,鲁迅在广州做得最多的就是关于革命的演讲;第二就是教书,中大给他安排了课程表,一周15节课,15节课还不是同一门课,是4门课;第三是他做了中大的教务处主任。鲁迅好像也不太反感开会,他的日记里面记了大量的开会;第四就是写了很多东西。他4月中辞职,9月份才离开广州,这5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面产出了大量的东西,他4月中辞职,9月份才离开广州,这5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面产出了大量的东西,序文6篇、译文附记3篇、札记3篇、通信3篇、其他2篇,演讲7篇、杂文27篇、历史小说1篇,书就有4种(《野草》《朝花夕拾》《小约翰》《唐宋传奇集》)。

getImage (1).jpg

(《野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出版)

getImage.jpg

(《朝华夕拾》,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

1927年的鲁迅:在广州是一生中最柔软的时期

鲁迅在广州有革命的一面,但他也是来过生活的,跟许广平汇合。鲁迅说他来广州怀抱着“和爱而一类的梦”,“抱着梦幻而来”,所以鲁迅在广州对生活的热爱那也是超出一般人想象的。

鲁迅长孙周令飞说,“在许广平的陪伴下,鲁迅迎来了他一生中最柔软的时期,也是最浪漫的时期”。确实是这样。鲁迅在广州游小北、到东郊花园小坐、游海珠公园、游毓秀山、到中大北门外的田野郊游、游沙面……

鲁迅在广州也带火了两家照相馆,他照相不太多,日记里只有两次。最著名的就是1927年8月19日他和许广平、廖立峨、何春才到西关的图明馆照相馆拍照。

getImage (3).jpg

1959年,广州鲁迅纪念馆正式开放。

吴武林 (广州鲁迅纪念馆馆长):鲁迅在广州完成两个转型

广州鲁迅纪念馆吴武林指出:鲁迅在广州期间,实现了他人生的两大转型,决定了他之后十年的人生走向。一个转型是世界观的转型,鲁迅在广州看到了血淋淋的现实,看到青年告密,看到被枪杀的学生青年,他原来的进化论在此几乎“轰毁”。第二个是职业生涯的转型,从体制内走向自由职业者。此前鲁迅不是在教育部就是在高校任职,从中山大学辞职后,他就向自由职业者转型,靠卖文为生。也是因为这样,他在广州剩下的几个月里方能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来潜心创作,整理旧稿,从事翻译。虽然鲁迅在广州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完成的作品非常多。


相关阅读推荐:

5059a0c97017d6b114beb01e0e7b1af.png

《鲁迅代表作》

周令飞选编 作家出版社

本书由鲁迅长孙周令飞亲自选编。他从鲁迅毕生作品中精选239篇最能代表鲁迅文学水平与思想深度的作品,分为四辑。

第一辑收小说,取名“呐喊到彷徨”。这既是以鲁迅的两本小说集命名,客观上也反映了鲁迅的心路历程。第二辑收散文,取名“朝花与故人”。“朝花”出自《朝花夕拾》,是鲁迅早年生活的记忆,“故人”则是鲁迅的怀人散文。第三辑收散文诗和诗,取名“野草与惊雷”。“野草”指散文诗集,野草有大地苍茫的意象。在大地之上,“于无声处听惊雷”,有苍穹的意象,用鲁迅名句代表他的诗歌。第四辑收杂文,取名“中国与国人”,因为鲁迅杂文最大的关切是中国和中国人。鲁迅是中国杂文写作登峰造极之人,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前不见古人,后难见来者。因此本辑从鲁迅每本杂文集中各选几篇,按出书的时间前后排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吴波 部分资料图翻拍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波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素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