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坪工程

第五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召开,专家作家共议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1-10-12 15:56:31

10月9日至11日,第五届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在京举行。为期三天的大会中,与会嘉宾围绕“网颂百年 文谱新篇”的主题,共话网络文学转型升级发展。阅文作家、业务负责人分别出席“网络文学+”创作论坛和走出去论坛,与众多学者和行业专家就精品创作、网文出海等议题展开讨论,为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作协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随着引导力度的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学传播的大流量日益转化为正能量,创作的主流化、精品化趋势更加明确。

10月9日下午,阅文作家等创作者代表与行业专家相聚“网络文学+创作论坛”,以“与时代共振:聚焦主旋律,网络文学的精品创作”为主题,探讨在新时代下网络文学创作者如何锐意进取,推动主流化、精品化创作迈入新阶段。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霍艳发表演讲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霍艳认为,网络文学必须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引领人们的精神风尚,参与到主流价值观的构建中来,“网络文学已不再是天马行空的穿越想象,而越来越落到现实中来,所反映的问题也越来越具有现实性。从生活的苦闷到人生价值的选择,更进一步启发人们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和人类命运等重大问题的思索”。

阅文作家柳下挥发表演讲

阅文作家柳下挥长期关注中国匠人的故事,希望用文字传承古老的国粹技艺。他表示,当下的、现实的、民族的故事是最有共情的题材和方向,并呼吁创作者用网络文学丰富的想象力、有趣的特质、平易近人的载体,展现一部部寓教于乐的、打破次元壁的作品。他创作的《猎赝》再现文物修复的精湛技艺,登上中国作协发布的“中国网络文学影响力榜(2020年度)”,成为现实题材的精品代表。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理论处处长岳雯也认为,“时代”是网络文学创新的根本的出发点,只有触摸到这个时代的共同情绪,作品才能真正走到读者那里去。同时,网络文学对于“空间”的依赖性强于纯文学,创建一种具有想象力、具有吸引力、具有可能性的世界形态,是网络文学创新的另外一个基石。

阅文作家七月新番(右二)参与圆桌讨论

另一位阅文作者七月新番表示,当下网络文学创作者正在积极探索,整个创作生态进入良性循环,网络文学的文学性与故事性呈现相辅相成的局面。作为历史题材的优秀创作者,他的作品《秦吏》以扎实的创作功底为读者展现了瑰丽磅礴的先秦时代画卷,入选了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优秀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网络文学出版工程”。

10月11日上午,“网络文学+走出去”论坛以“传扬中国好故事,探索出海文化新模式”为题,邀请阅文业务负责人等从业者与文化学者交流网文出海的新模式,为中国故事走向世界开拓新的思路。

五洲传播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关宏认为,对外介绍中国,文学是最好的形式之一,因为它在跨文化交流中障碍最小,探讨的都是人类共通的话题,“希望我们的文学作品就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等风吹来,就飞到那些国家去,把我们的文化传播出去,让中国文学故事飘向全世界”。

“中国好故事带给海外读者强烈的代入感,而代入感的基础是对人和文化的认同”,阅文集团旗下起点国际内容负责人孙丹青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质感赋予中国作家对于人生百味细腻的感知力,海外读者通过中国网络文学作家笔下的人物,感受到兄友弟恭、尊师重道等中华文化的魅力;同时,透过中国作家的笔触,网文出海作品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海外读者通过阅读增进了对中国的了解,从而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莫斯其格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