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地坪工程

孔子诞辰日期,至今仍是一个谜

日期:2021-10-11 10:44:18

上月28号,

世界各地孔庙、文庙、儒学机构等

纷纷举行祭孔活动,

纪念孔子诞辰2572年。

这种活动每年都会举行,

举行的日期多为

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或公历9月28日。

每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祭孔,是我国使用公历前的惯例,因过去“权威”学者认为这天是孔子的生日。公历9月28日祭孔,始于1914年,这个日期据说是当时人们将公元前551年的八月二十七日,根据中西日期换算得出的。

1984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曲阜以“国际孔子诞辰故里游”为名恢复祭孔大典。1989年,为与国际“接轨”,又将孔子诞辰定为公历9月28日并延续至今。

但无论将孔子诞辰

定在农历八月廿七还是公历9月28日,

都没有得到学界的公认,

孔子诞辰这个千古谜团,

至今悬而未决。

问题主要有两个:

一是孔子究竟生于何年;

二是孔子究竟生于何月何日。


先说第一个问题。我国最早记载孔子出生年的古籍是《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及《史记》。二《传》均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但《史记》却说:“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周灵王二十年。而按《史记》的说法,孔子是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即公元前551年,两者相差一年。

正因二《传》与《史记》所载孔子出生年不同,唐代学者司马贞感叹道:“《经》《传》生年不定,致使孔子寿数不明。”

关于孔子的出生月日,二《传》均有记载,《史纪》则只记孔子生年而不记月日。

而二《传》虽同样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也同样说孔子生于庚子日,但所记孔子出生月却不同。

《春秋谷梁传》载:“(鲁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

《春秋公羊传》载:“(鲁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

二《传》记载基本相同,《春秋公羊传》只多了“十有一月”四字。按《春秋谷梁传》的记载,孔子是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庚子日。而按《春秋公羊传》的记载,孔子是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一月庚子日。二《传》所载孔子诞辰又有所不同,相差一个月。

以上二《传》及《史记》的说法是有关孔子诞辰最早也是最权威的记载,后人讨论孔子出生年月日多以此为据。因三书所记各有龃龉之处,后世学者据各自考证得出几种不同的结论:

一、年取二《传》,月日取《春秋谷梁传》。

如清代学者江永在《乡党图考》中说:“鲁襄公二十一年己酉,周灵王之二十年也。《公羊》《谷梁》皆谓孔子生于是年,二家去圣未远,当必有据。经书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则庚子者,十月二十一日也,《公羊》谓十一月庚子则误矣。”即认为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庚子。

二、年取《史记》,月日取《春秋谷梁传》。

如孔子五十一世孙金代“衍圣公”孔元措在《先圣诞辰讳日》一文中写道:“周灵王二十一年庚戌岁,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日,先圣生。十月庚子,即今之八月二十七日。”

周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51年),即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元措认为,当年的十月,是周历十月,周历是以子月(十一月)为正月,金代行夏历(即今之农历),以寅月为正月,故周历的十月相当于夏历的八月。因鲁襄公二十二年十月庚子日为十月二十七日,故孔元措说“即今之八月二十七日”。

此说影响最大,

被后世官方普遍采纳。

但孔元措的说法却有一个硬伤,

现代学者多认为他是

将《史记》和《春秋谷梁传》的记载拼接起来,

但又说不出所以然,

欠缺有说服力的考证。

三、认为三书所记虽表面有异,实则一致。

如有学者认为,《史记》中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之说,有可能是因鲁襄公二十一年有日食,司马迁或觉得日食之年不可能生圣人。而当年置闰,十月庚子已到了周历正月(十一月)的节气,因此不按二《传》作孔子生于襄公二十一年,而是作襄公二十二年(此年无日食),且不记月日,实际上与二《传》并不矛盾。

另外,有学者认为,《春秋公羊传》是用鲁新历(周历),而《春秋谷梁传》是用鲁旧历(殷历,以十二月为正月)。鲁旧历的十月,即鲁新历的十一月,这一月的庚辰日是朔日(初一),内有庚子日,故二《传》所记孔子出生月日并无差异。

现代学者江晓原运用天文学方法,推算出鲁襄公二十一年九月庚戌日在曲阜可见到一次食分达到0.77的日食,这一天是儒略历公元前552年8月20日。再按干支顺序排算,十月庚辰朔是9月19日,十月庚子是10月9日,这一天便是孔子的诞辰

这一推算是否正确,还有待更多的考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钟葵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钟葵(翻拍)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 戴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