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山银保监分局和中山市银行业协会落实市委“转作风、再出发、开新局”和“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要求,联合举办中山市金融审判研讨会。来自两级法院的20余名资深法官与中山银行机构代表们面对面交流,妥善解决金融行业“急难愁盼”问题,为监管部门前瞻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中级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桂兰介绍,近年中山两级法院受理的金融纠纷案件数量呈现明显增长态势。今年前10月,两级法院受理金融案件14761件,涉案标的额为423710万元。同时,《民法典》实施后,与金融纠纷相关的多项民商事法律制度如担保制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修订完善,对金融行业规范开展、开拓金融业务和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沟通,提升共识。
“借款人违约,法院对借款人逾期几期才构成根本违约有没有标准?什么情况下支持银行提前收回贷款?”当日下午,来自全市各银行机构的代表围绕我市银行业金融审判及风险防范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与两级法院相关业务庭的法官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研讨会足足持续了3个小时。
研讨会上,中山银保监分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明亮介绍,在市中级法院推动下,历经多月、反复打磨的中山市金融审判工作规则即将成型。金融审判工作规则创新金融和司法合作模式,将加快金融法治化进程,有效保障金融行业稳健经营,为监管部门前瞻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银行机构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提供参考,并对妥善化解金融纠纷、优化营商环境将起到积极作用。中山银行业协会会长叶祝华表示,金融审判工作规则将有助于增进银行机构疑难法律问题的理解,完善法律事务管理,加强诉讼案件风险管控,促进合规经营,提高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
市中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廖万春表示,近期以来,中山两级法院金融审判部门与市金融监管部门和银行业协会,围绕48个涉及银行业金融审判和风险防范的法律事务问题开展了深层次的调研,共同为中山金融审判和金融行业发展“把脉问诊”、分案施策。
研讨会上,多方就19个重点问题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取得了积极成效。接下来,中山两级法院将做实做好研讨会的“后半篇文章”,在审慎研究会商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更具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会议纪要,印发全市法院和银行机构学习参考。
◆中山日报社编发中心
◆文+/记者 张房耿 通讯员 朱静漪 傅玲烨
◆图+/记者 张房耿
◆编辑:唐益
◆二审:朱晖
◆三审:吴森林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